全国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彼此相似,又各有差异,所以端午节有很多不同的名字。
它们传达着丰富的象征意义。
古代端午节作为一个处于“恶月”的节日,其节日装饰的特点在于辟邪。
艾蒿和菖蒲
艾蒿、菖蒲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,同时具有药性。
按照古俗,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,即所谓“艾旗、蒲剑”、““艾虎、蒲龙”,所以本节将它们放在一起介绍。
1.艾人、艾虎、艾旗
用艾蒿制成的端午饰品有艾人、艾虎、艾旗等等。
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。
可是为什么人的形状就能提高艾蒿的辟邪功能呢?
宋朝人把所挂的艾人称为张天师。
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:端午节,人们用艾蒿和其他草编成张天师的模样,悬挂在门额上。
使用艾蒿做装饰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代。
2.蒲人、蒲剑、蒲鞋
用菖蒲制成的饰品有蒲人、蒲剑、蒲鞋等等。
宋代以后,常常用菖蒲刻成人的形状来辟邪,这就是蒲人。
北京城流行端午节穿蒲鞋。
古代不仅民间有使用艾蒿、菖蒲的习俗,宫廷也有此风。
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就用菖蒲雕刻张天师像,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。
“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,并五彩寿丝缕。若大臣、经筵官,或别赐扇及彩绦、艾虎诸物,各以品级为等。”清代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于1732年画了一幅《午瑞图》。
清三代的宫廷和历代民众之中普遍流传,端午是全民族共同的节日。
1.五毒的含义与功能
这里所谓“五毒”,是指人们心目中五种有毒或有害的动物。
五毒图案的使用目的共有两种,一种是利用它们的凶恶面目驱逐各种邪气从而保护人,即辟邪。
2.以毒攻毒的五毒符、五毒衣
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,通常悬挂、张贴神像或者各种符咒。
儿童最容易遭受疾病侵袭,所以,儿童服装上出现五毒图案最多,甚至出现专供儿童穿用的五毒衣。
古代的宗教人士利用民间习俗,把五毒图案正式制成“五毒符”赠给施主。
民国时代南京人用五色纸折叠成方形,剪出或画出五毒形状,贴在门上或床头,用来禳灾。
3.以消灭五毒为目的的五毒符、五毒饼、五毒菜
有时候人们把五毒当作所有害虫的代表,在节日里驱逐或“杀死”它们,以象征驱逐和杀死所有害虫。
有可能是当地农民把端午节的五毒移植到谷雨节了。
清代至民国时期,北京、南京都有专门的以消灭五毒为目的的食物――五毒饼、五毒菜等。
无论是利用五毒来辟除邪气,还是象征性地消灭五毒,端午节有关五毒的习俗各种都跟科学没有多少关系,它们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形式。
五彩丝就是缠在胳膊上的五种颜色的丝线装饰品。
汉朝人首先在端午节使用五采丝。
南朝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荆楚地区流行于端午节用五彩丝缠在胳膊上,这样可以不得瘟疫。
北宋东京城汴梁端午节有使用百索的习俗。
明代首都北京的习俗是在脖子上缠端午索,主要给儿童使用。
根据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载:“五日之午前,……项各彩系,垂金锡,若钱者,若锁者,曰端午索。”这里非常强调“午前”,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端午节最关键的时刻还是“午时”。
正如我们过春节特别强调半夜“子时”一样。
现代日常生活中蚕丝已经很少见,一般都改用五色线。
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。
这种袋子应该跟后来辟邪用的香囊具有同样功能。
明清时代香囊成为流行的端午节饰物。
现代一些地区如河南、河北、湖北、陕西、山西、四川、广东等仍有端午佩带香囊的习俗。
河北南部邯郸县的传统习俗是在五月初四这一天。
端午节前一天开始佩带艾包,端午下午立刻扔掉,称为“扔灾”。